钩体病病损的基本特点 钩体病的典型表现
钩端螺旋体病的症状有哪些?
钩端螺旋体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钩体病病损的基本特点 钩体病的典型表现
钩体病病损的基本特点 钩体病的典型表现
本病潜伏期7-14天,潜伏期后根据临床表现,本病为三期:
早期:起病后1-3天内,呈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39℃左右的发热,持续约7天。
中期:起病后3-10天内,可有器的损伤,临床上分为流感伤寒型(较轻,无器损伤,有感染
中毒症状)、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衰竭型、脑膜脑炎型。
后期:起病10天后,少数患者退热后可因免疫后反应而再次出现发热,或其他后发症状。
钩端螺旋体病可能有哪些伴随症状?
早期
发热会伴随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全身痛、乏力、眼结膜充血、小腿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还可有咽痛、扁桃体肿大等。
中期
可出现肺、肝、肾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肺出血型是在早期表现的同时出现咳嗽、咳痰、咯血。黄疸出血型出现肝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出血和肾损害。单纯肾衰竭型少见。脑膜脑炎型则出现头痛、烦躁、脑膜征阳性(临床用于鉴别脑膜有无因病变受到激惹)等脑膜炎
的表现,以及嗜睡、神志不清、抽搐、昏迷等脑炎
的表现。者可发生脑水肿
、脑疝
及呼吸衰竭
。后期
可出现眼后发症如葡萄膜炎
、虹膜睫状体炎
等眼后发症,以及反应性脑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
【】:B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和猪。早期以急性发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肿大等为特征,者引起肺出血、肝、肾损害,脑膜脑炎等,后期可有眼与神经系统后发症。
钩端螺旋体病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
【】:A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理损害基本特点的掌握。预测有一定的错误率。常见错误:①选答"D",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损伤的病理损害混淆;②选答"B"和"E",说明对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机制中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功能紊乱没有掌握。要点复习钩端螺旋体病病理损害要抓住基本特点,为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功能紊乱。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