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是什么意思?
1、“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的意思:本来以为自己不会有像过去那样的豪情,花开花落都随其去吧。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
2、这句话出自鲁迅的《悼杨铨》
3、全文具体如下: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4、作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阿Q正传》。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部现代白话文。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杂文为主,代表作有: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谁能用现代汉语解释“岂有豪情似旧时”这首诗?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出自鲁迅鲁迅的《悼杨铨》:原文为“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表达的意思是花开花落自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我们不必为之伤感,为之抱怨,最积极可取的是采取“听其自流,待其自生”的态度,也就是“任由之”“由它去罢”的态度为好。
本来以为自己不会有像过去那样的豪情,
看见花也由它自开自落
哪里预料到又一次在江南泪下如雨
为民族失去勇健的男儿而哭泣
悼杨铨译文 | 注释 | 赏析
悼杨铨 [近现代] 鲁迅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腥风血雨磨不掉我当年的豪情壮志,任凭花开花谢革命的决心坚如磐石。怎想到这大雨的日子我挥泪如雨,又为祖国痛哭失去了一位坚强战士。
注释 杨铨:字杏佛,鲁迅友人。旧时:以前。花开花落:喻世事变化、人事荣枯。两由之:由,任随。之,代词,指花开花落。两由之,任随它花开花落去吧。何期:哪里想到。江南雨:送杨铨入殓时,天正下雨,这里含有悲痛深切、泪如雨下的意思。斯民:此民,指。健儿:指杨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33年6月21日。杨铨与鲁迅同为上海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1933年6月18日被国民 特务组织暗杀于上海,6月20日在万国殡仪馆大殓。当时,盛传鲁迅也被列入黑名单,阑此友人许寿裳劝他注意安全,不要参加杨铨的葬仪,但鲁迅毅然前往。送殓归来,便写下这首诗。
赏析
这两一首积淀着无限深情的悼念亡友的诗作。在中华时期,悼亡,对革命者来说两常事,因而,它也就成了鲁迅诗作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和一般性的悼亡之作不同的两,鲁迅在此诗中除使用“健儿”一词外,基本上不涉及被悼念者的身世、人品和才学,而主要两写诗人自己的心境和感情。
诗的前两句乍看起来和悼念挚友似无关联,全然两在写自己的感受;而就情绪的格调来看,仿佛还不免有些压抑和低回。“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说明诗人近时的心境不如过去亢奋,已经被压抑到低沉、麻木的境地,甚至连花开花落、人事荣枯也激不起心中的一点微波和涟漪了。这显然两反语,两极言压迫已经超出了可以负荷的程度;只好听之任之。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这句话什么意思?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这句话意思是:如今哪还有过去的万丈豪情,花开花落暂且由它去吧!
一、全文:
悼杨铨 鲁迅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二、赏析:
如今哪还有过去的万丈豪情,花开花落暂且由它去吧!表达一种对人生匆匆物是人非的无奈。
后两句表达了对杨铨的哀悼和惋惜之情。
三、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